在我国,如果公司名称被他人抢注为商标并使用,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但能否起诉侵权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。以下是构卓企服介绍关键要点和建议:
1.判断是否构成侵权
(1)在先权利保护
若您的公司名称在先登记并具有一定知名度,而他人恶意抢注商标,可能侵犯您的企业名称权或构成不正当竞争。
关键点:需证明您的公司名称在商标注册前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。
(2)商标类别与经营范围
若抢注的商标与您的业务领域(相同或类似)可能造成公众混淆,可主张侵权。
若商标类别与您的业务无关,可能难以主张侵权,但可尝试其他途径(如异议、无效宣告)。
2.维权途径
(1)行政程序
商标异议:在商标公告期内(3个月内)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异议。
无效宣告:若商标已注册,可在5年内(恶意抢注不受时限限制)申请宣告无效。
(2)司法诉讼
起诉侵权或不正当竞争:
若对方使用抢注商标导致混淆,可向法院起诉,要求停止使用、赔偿损失。
3.关键证据准备
公司名称在先使用证明:营业执照、宣传资料、合同等显示早于商标注册日期的使用记录。
知名度证据:市场份额、奖项、媒体报道等,证明名称具有较高影响力。
恶意抢注证据:如与您存在合作、竞争关系,或明知您的名称仍抢注。
4.注意事项
地域性:企业名称权通常受登记地保护,若商标在全国注册,可能需证明名称的全国影响力。
商标显著性:若公司名称是通用词汇或缺乏显著性,维权难度可能增加。
5.建议行动
查询商标状态:通过中国商标网确认抢注商标的注册类别、状态(是否已核准)。
咨询专业律师:评估案件胜诉可能性,制定异议、无效或诉讼策略。
及时行动:商标异议或无效宣告均有严格时限,需尽快处理。
温馨提示:若对方恶意抢注商标且您的公司名称具备在先权利和知名度,可通过行政或司法程序维权。建议尽快收集证据并启动法律程序,以最大限度保护权益。